中产教育鄙视链2:阶层固化?别逗了,下滑通道畅通的很!

想送孩子出国?先准备500万再说! “200万!留学四年,家长需要准备至少200万人民币!” 北京偌大一个高档…

想送孩子出国?先准备500万再说!

“200万!留学四年,家长需要准备至少200万人民币!”

北京偌大一个高档酒店会议厅内,一家留学中介正在召开宣讲会。大厅里挤满了想送娃出去的高中生家长。讲台上,中介公司的光头犹太老板,大声地反复用这一句话敲打着下面的家长,“这对大部分家长,都是一个挑战。”

家长们一片死寂,谁都不好意思说:真他妈贵。

25万中介费,8万游学费用。实在是高的离谱,却是行价。犹太老板所说的200万四年的留学成本,倒也没有瞎说,甚至还没考虑汇率变化。

“有娃之后,真是个大坑啊。”坐在台下的王富贵感到心惊胆战。虽然儿子才上幼儿园,但王富贵为了给娃规划未来的教育路线,经常旁听各种教育类会议,了解了解行情。

王富贵仔细地算过,孩子如果走国际教育路线的成本:高得吓人,必须卖房。他曾经现场算账(见下图),把一个初为人父的朋友吓得瘫在沙发上起不来——

要是不小心有了二宝,则学费翻倍,共计1126万元。王富贵,一个苦逼中产,就算加一辈子班,再把房买了,也支付不起。

当然,上面的路径,对于中产来说,只是能够想象到的理想状态而已,未必每个家庭都能走这么远。但家长们对孩子教育的奢望热情,并不会因困难而冷却。尤其是本身已具备了国际视野的80后家长。

在《中产教育鄙视链》第一篇中,我们提到:中产阶级育儿焦虑症背后的残酷事实是,大部分孩子长大以后很难超越自己父母所在的阶层,中产阶级上升通道极其狭窄。

像王富贵这样,愿意不惜巨资将孩子送出国的家长,说到底,只是希望孩子不至于从当前的阶层往下跌落。

理想是丰满的,钱包是骨感的。对于王富贵这样的家长来说,如何省钱,如何把给孩子教育的钱投入到最高效、性价比最高的地方,成了最大的问题。

阶层固化?别逗了,下滑通道畅通的很!

王富贵从远方的小乡村一路考试、奋斗、搏杀,经历至少二十多轮淘汰赛之后,终于在北京立足,买房买车,娶妻生子。

对于孩子的未来,王富贵没有太多奢求,他只希望:第一,孩子可以少一些搏杀,不至于活得像自己一样辛苦;第二,不至于从这个阶层向下滑落。

王富贵读过一份令他胆战心惊的研究报告——社会分层研究专家、清华教授李强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的中产阶层中,超过七成属于接近下层的边缘层。也就是说,超过七成的中产,随时都有滑落至底层的危险。

“谁说中国阶层固化了?”王富贵自嘲道:“向下滑落的通道一直畅通无阻。”

为了让孩子未来不至于从他的阶层向下滑落,王富贵愿意将几乎所有的积蓄和余生的收入,都投入在孩子的教育上。

“原来人类最大的贪欲,就是孩子的教育。”王富贵心里想。

英语技能实用性堪比蓝翔学挖掘机

由于没有北京户口,享受不了北京的核心教育资源,也不想把娃送回老家当留守儿童,王富贵只能咬咬牙,勒紧裤带,让孩子走体制外的高价路线。

无数个夜晚,王富贵和太太商量孩子的教育问题。

现在各种培训班满天飞——舞蹈、音乐、跆拳道、钢琴,天天在商场门口发气球。更贵的还有马术、冰球、高尔夫等等,王富贵问都不敢问,“只有布鲁斯·韦恩(蝙蝠侠)的小孩才学得起吧”。

谁家也没那么多钱让孩子全学,只能挑选。冰球之类的贵族运动,王富贵了解了价格后,发现根本玩不起,还会把父母的精力给耗光。思前想后,经过精密计算,性价比最高、最实用,且能支付得起的实用技能,竟然是——

英语。

这项技能的实用程度,堪比去山东蓝翔学开挖掘机。在生命的任何阶段、任何时刻,都有其用武之地。

王富贵相信,时至今日,学习英语已经成为平民子弟最具性价比的选择了。

在统计学意义上:英语越好,工资越高。请记住,这不是一个观点,这是事实,甚至是宇宙真理。

王富贵自己在外企的经历就是活生生的教科书。3年前,某大公司的一个管理职位简直就是为自己量身定制的,可以说是钱多活少离家近。然而由于一个必须能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沟通的硬性要求,王富贵只能眼巴巴地望着这个门槛,让攀上桂枝的机会付之东流。

“必须得让孩子把英文学好!”王富贵攥着拳头和太太说,心里荡漾着一丝惆怅“我可不想让孩子再吃他爹的亏!”

山东大学曾经根据“中国社会调查”数据,测算过外语投资的回报率。基于对全国28个省市3138名受访者的调查显示,“外语能力一般”的人比“无外语能力”的人月收入高6.4%,而“精通外语”的人比“无外语能力”的人月收入高43.8%。

研究结果还表明,“精通外语”的劳动回报率极高,其重要性甚至超越文凭。一个“精通外语”的高中毕业生,其收入可以甚至超过一个大学毕业、但不精通外语的人的水平。反之,一个外语能力一般的大学生,其收入并不高于一个无外语能力的大学生。

王富贵把这份研究结果归纳为一句极为朴素的话——

“学好英语并不意味着你能实现阶层跳跃。但学不好英语,阶层滑落的危险就很大了。”

英语不高贵,但它是永远的加分项,也是平民子弟赖以阻止阶层滑落、改变命运的重要技能。在这个几乎每个年轻人都会说两句英语的时代,掌握英语的必要性非但没有降低,反而增加了。

更重要的是,对中产家庭而言,英语同时也是最经济的选项。

孩子十多年学习生涯,任何一个学习阶段,都需要好的英语成绩,不论是高考还是考研。要是从小英语好,那以后占的便宜可就大太多了。光英语补课的钱,就不知道要省了多少。

学好了英语,被留学中介忽悠的钱,基本上都可以省下来。王富贵恨恨地想。

英语教育鄙视链更加残酷

相比起没有户口的王富贵,更多家长选择的是公立学校+外教补充的教育路线。

如何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最有效的英语教育上,是许多中产家庭不断摸索的问题。

昂贵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是第一大问题。高端一对一外教,动辄5万元每年起。这对大部分家长,都不是小数字。

王富贵的好友郑开欣,就饱受困扰:女儿上英语培训班,一周两次课,一次两小时,在写字楼里上课。因为安全考虑,家长们都不敢离开,只能在楼道里干坐着。

“一周4小时,一年200小时,等我女儿18岁,我要为她虚度了3000小时的青春啊!”郑开欣每次坐在楼道里,都忍不住要想。

虽然要耗费这么多金钱好时间,郑开欣还要面对另一个家长们共同的焦虑痛点——外教换的实在太频繁了!

郑开欣女儿的英语老师,差的时候,几乎每节课老师都不一样;好的情况,一个老师最多也就能坚持半年,很快就听说老师回国了。孩子们被迫不断适应新的老师,也很难建立信任。

至于老师到底在其本国是什么素质、什么背景,那就更加没法了解了。郑开欣听家长们议论说,来中国的外教,除了留学生、商务外派人员,可能就是在本国就业困难的。虽然这么说有些极端,但可想而知,具有教育资质、学科背景的英语国家的外教,在内地的外教群体中,所占比例少之又少。

对于花了大价钱的家长们来说,不得不面对现实:会说英语,绝不等于会教英语;优质的英语教育资源实在是稀缺。

这导致的最直接后果是,虽然“学英语”已经成为了一个平民化的需求,但其价格却一点都不“平民化”,“鄙视链”,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关于作者: admin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