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选择中国留学生标准

美国顶级大学的竞争激烈程度并没有改变,但随着美国高校对中国学生逐渐了解,它们选择中国留学生的标准也在不断发生变…

美国顶级大学的竞争激烈程度并没有改变,但随着美国高校对中国学生逐渐了解,它们选择中国留学生的标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语言,到申请文书,到高中的品牌,以至于当下变为对于学生全面资质的考核。下面,邦海外小编给大家说说美国大学选择中国留学生标准

美国大学为什么要招中国学生?

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了解一个与中国人的认知大相径庭的事实:美国的优质教育资源是过剩的!

美国共有三亿两千万人口,拥有4000多所高校,而且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综合性大学和文理学院,研究型大学和本科大学各有千秋,其多样性是大部分不了解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中国人很难想象的。

对任何一所美国大学来说,首要任务都是招生。为了吸引生源,每个学校都绞尽脑汁地发展自己的办学特色。即便如此,很多学校如果只靠美国本地的生源,那是难以为继的。所以招收国际学生一直都是美国大学的传统。

很多年前,国际生的主要来源是日本,后来是韩国,现在是中国。所以整体来说,美国高校对国际学生的开放程度在短期内不会变化。

另一个影响因素是美国经济。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美国各大学面临财政困难,这种情况甚至影响到了美国前三十的顶尖名校。有些学校的创校基金都在投资过程中蒙受了很大损失。所以提高国际学生的比例,收取全额学费,对美国大学来说也非常重要。

统计显示,2008年以来中国学生申请美国大学呈井喷状,截至2015年,年留学生人数已达30万。假设平均每人申请10所学校,每所学校申请费80美元,仅此一项,中国留学生就为美国的高等教育贡献了2亿4千万美元,遑论更大头的学费收入。

文化认同感也不能忽视。当美国经济数据开始缓慢复苏的时候,很多高校的财政状况出现好转。此时的高校,特别是公立学校内部出现了两种声音:一是 本土的保守派,鼓吹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留给美国本土的学生;另一派则是以国际学者为代表的国际派,强调国际学生带来的多元文化对于美国高等教育不可替代的 贡献。

这两种势力此消彼长,互有胜负。而且,因为美国大学招生部门的人员流动频繁,相应的,各大学的招生也会出现不规则的大小年。

但从长远来看,这两种呼声还是会势均力敌的并存很长一段时间,总体对国际学生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美国大学的招生政策和容量短期内不会变,但是某个学校的招生规律会出现波动,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只有当美国大学中,中国学生的总容量达到饱和(这个数字也是在变化的,现在很多美国学校为了容纳更多的中国学生,正在积极兴建新的校舍,扩大招生名额,甚至新开设适合中国学生的专业),而申请美国大学的中国学生总数还在不断增加,总体质量越来越好的情况下,说美国大学申请越来越难才更为贴切。

招生原则

1、学术能力

是包括平时成绩、标准考试成绩(SAT、G、托福[微博]等)、高级课程等在内的综合展示,能够看出学生够不够聪明、够不够勤奋。国内的家长[微博]和学生习惯性地把学术能力当成了考分,把所有心思都花在考高的SAT、G、托福等分数上,忽略了招办在学术能力这一项上关注的其他因素。举一个例子,这个月我们刚刚和各个常青藤学校及顶级文理学院的招生官进行了聚会、谈话,其中很多人都是我们以前的同事、朋友,包括哈佛、达特茅斯、布朗、威廉姆斯等在内的6所学校的招生官明确说,他们对申请人的审核是从在校成绩单开始的。

2、领导潜质

是学生能承担多大责任的展示,也是学生从进入学校一直到毕业后能够做出多大贡献的预测器。学生和家长容易产生两个误区:1)用“课外活动”来思考和替代领导潜质;2)习惯用中国观念的“领导”二字去理解,做出一大堆让人啼笑皆非的“课外活动”。

3、思维模式

是让招办了解这个学生个体独特性的渠道,并没有一定标准,重要的是展示学生本人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

经常有人问每个国家的比例和名额问题,其实任何具体的数字都是有一定误导性的,因为招办的核心出发点是“多样性”,来保证每年的新生有足够丰富的背景来互补和互相学习,展现出来的结果仿佛是一个比例或者数字。其实核心还是“多样性”,或者更直白地说,录取你进来后能够给这个新生班级带来什么别人无法替代的贡献和视角?

最后小编提醒大家,虽然文章已经很全面的解释了关于美国大学选择中国留学生标准的知识,但是每个人可能会碰到不一样的问题,大家还是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去合理的对待,避免陷入误区,如果您还需要更多帮助,可以拨打免费电话:400-8510607,邦海外专业的顾问会给你更专业的咨询服务。

关于作者: admin

为您推荐